基于攻击路径的安全对抗体系建设方案

以攻为守,动态智御,重构AI时代网络安全新防线

以攻击者视角重构网络安全防护方案,遵循 “以攻促防” 思路。在攻击者视角关键卡口构建防护智能体矩阵搭建 AI 对抗架构,以AI关卡感知、AI响应、AI验证、AI知识迭代建立数据循环反馈、可持续进化的防御飞轮。

安全挑战

攻防节奏失衡

攻击者借助暗网漏洞经济与自动化攻击,将漏洞武器化周期缩至 72 小时,而防守方漏洞修复周期长达数周甚至数月。

传统防御短板

传统纵深防御呈“静态化”特征,应对跨层级、跨业务等复杂攻击识别能力弱,识别率不足 35%,难以抵御新型攻击。

暗网漏洞威胁

暗网漏洞交易年增长率达300%,攻击者借此低成本获取漏洞,实现攻击手段标准化,攻击面积规模化,防守难以应对。

资源跟踪掉队

防护侧安全设备投入高昂,但因缺乏攻击者视角下的技术研究和主动化演变能力,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,防御效能低下。

攻击路径不定

攻击者入侵路径丰富,涉及供应链、身份认证、云资源等多层面,且攻击链向多点联动、隐蔽潜伏、大幅增加防御难度。

方案成效

动态防御体系构建

深入URL级的应用资产测绘,覆盖Web站点、API、URL路径、URL参数,实现精细化血缘式的应用资产全景纳管。

迷雾式对抗性防护

联动PRS全流量计算分析平台,解决自动化渗透测试过程中资产来源不全的困难,流量侧访问时即发现资产和指纹。

防守响应效率提升

系统内置强大的多平台适配引擎,覆盖企业组织架构、移动小程序、公众号、互联网网站及网站证书等特殊资产。

攻击预判能力增强

自动化渗透平台能够以标准化用例方式全面且深入测试资产网络层、应用层、数据库、云环境等多层次安全风险。

防御体系持续进化

结合高级穿透对抗技术,有效突破WAF、防火墙等防护策略限制,提升对高防护目标的穿透性渗透,实现深度渗透测试。

安全资源配置优化

通过探测组件获取的资产信息统一输出保管到 ASDB 资管纳管平台,通过资产台账方式实现资产及风险数据统一管理。

基于攻击路径的安全对抗体系建设方案架构

相关产品

400-156-9866

7 x 24 小时电话咨询